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行业资讯 >

古朗月行全诗解释

2025-04-20 15:17:10 来源:网易 用户:安翠娜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月亮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独特感悟。

诗的开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描述了儿时天真烂漫的情景。在孩童眼中,圆圆的月亮宛如一块洁白晶莹的玉石制成的盘子,充满了新奇与幻想。这不仅勾勒出童年纯真的视角,也暗示了人之初对世界的懵懂认识。

接着,“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诗人将月亮比作传说中的仙人镜,悬挂于高远的云霄之间。这种比喻既体现了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响,又突显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寥寥数语间,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月宫景象跃然纸上。

随后,“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则借助神话故事增添了诗意。“仙人”指代月宫里的嫦娥或吴刚,他们似乎正从天际俯视人间。而那株郁郁葱葱的桂花树,更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幽深。这一段落不仅描绘了月宫的神奇景象,还隐喻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最后,“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一句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深化。相传月宫中有玉兔正在为神仙炼制长生不老之药,但诗人却发出疑问:这些灵丹妙药究竟是为了谁准备的呢?这里既有对仙界生活的遐想,也蕴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哲理性思考——即便拥有无尽的财富与权力,最终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巧妙地串联起儿时记忆、神话传说以及人生哲理,表现了李白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咏月之作,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令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