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优选问答 >

折节汉语大词典

2025-08-23 13:26:15

问题描述:

折节汉语大词典,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3 13:26:15

折节汉语大词典】“折节”一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改变原有的行为方式或态度,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或追求更高目标时所表现出的自我约束与修养。《折节汉语大词典》是对这一词语及其相关用法进行系统整理和解释的重要工具书。

一、

“折节”原意为“改变节操”,后引申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以求进”。在古代文献中,“折节”多用于形容士人或官员为了实现理想、完成使命而暂时放弃个人尊严或生活方式的行为。这种精神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忍辱负重”的思想。

《折节汉语大词典》不仅收录了“折节”的基本释义,还详细列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出处及演变过程。通过该词典,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折节”一词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

二、关键词释义与用法对比表

词语 基本释义 引申含义 出处示例 文化内涵
折节 改变节操;降低身份 为达目的而委屈自己 《汉书·王莽传》:“折节下士,不耻卑贱。” 表现了儒家“忍辱负重”的精神
折节待士 降低身份,礼贤下士 重视人才、谦逊待人 《后汉书·邓禹传》:“折节待士,士多归之。” 体现士人阶层的礼仪与智慧
折节从善 改过自新,向善而行 从错误中反省并改正 《资治通鉴·唐纪》:“折节从善,未为晚也。” 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提升
折节求学 放弃原有生活,专心学习 为学问而牺牲享乐 《宋史·范仲淹传》:“折节求学,终成大器。” 体现“寒门苦读”的传统价值观

三、结语

“折节”不仅是汉语中的一个词汇,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重要的精神象征。它反映了古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智慧,也体现了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折节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系统整理“折节”相关知识的工具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是研究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