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丧考妣是什么意思.】“如丧考妣”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极度悲伤或惊慌失措的状态。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被用来形象地描述一个人在遇到重大打击时的反应。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如 | 像 |
丧 | 失去 |
考 | 父亲(古代称父为“考”) |
比 | 母亲(古代称母为“妣”) |
因此,“如丧考妣”字面意思是“像失去了父母一样”,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惊恐而表现得非常痛苦和慌乱。
二、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达极度悲伤 | 他听到噩耗后,如丧考妣,整日以泪洗面。 |
形容惊慌失措 | 项目失败后,他如丧考妣,不知所措。 |
有时带讽刺意味 | 他得知自己被解雇后,如丧考妣,仿佛世界末日来临。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心如刀割 |
反义词 | 喜出望外、兴高采烈、欢天喜地 |
四、成语来源
“如丧考妣”最早出自《礼记·曲礼上》:“父母之丧,未葬,不饮酒食肉;既葬,不饮酒食肉,不听乐。”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形容极度悲伤的成语,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强调情绪的强烈程度。
五、使用建议
- 适合场合:书面语、文学作品、正式或半正式的口语表达。
- 避免场合:过于严肃或庄重的场合,可能显得不够尊重。
- 语气把握: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带有讽刺或夸张的意味。
六、总结
“如丧考妣”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遭遇重大打击时的极度悲伤或惊慌状态。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也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尤其是在描写人物情绪时,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总结要点 | 内容 |
成语含义 | 像失去父母一样悲伤 |
使用场景 | 悲伤、惊慌、讽刺等 |
近义词 | 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
反义词 | 喜出望外、兴高采烈 |
来源 | 出自《礼记》 |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