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影捕风的词语意思】“捉影捕风”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或说话没有实际依据,只是凭空想象、捕风捉影,或者追求虚无缥缈的事物。这个成语带有贬义,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行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捉影捕风 |
拼音 | zhuō yǐng bǔ fē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学者,所以求益耳。今有人不学而好议,不习而好谋,是犹不琢而求玉,不耕而求谷,其不可得也明矣。若夫执迷不悟,捉影捕风,以妄为真,以伪为实,则非学者之务也。” |
释义 | 比喻没有根据地胡乱推测或追求虚无缥缈的事物。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空穴来风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有根有据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不切实际 | 他整天在那儿捉影捕风,根本没有实际依据。 |
描述谣言传播 | 这些传言不过是捉影捕风,毫无根据。 |
评价研究态度 | 如果不注重实证,就容易陷入捉影捕风的误区。 |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捉影捕风”最早出自《后汉书》,原意是指对事物缺乏真实了解,只凭表面现象进行猜测。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广泛用于日常语言和书面表达中,强调行为或言论应基于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四、总结
“捉影捕风”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盲目推测、夸大其词或追逐虚幻目标的行为。它提醒我们在做事情时要注重实际、理性判断,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扩展阅读,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故事大全》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