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复生的意思】“髀肉复生”是一个源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成语,原意是指刘备在投奔刘表后,久居荆州,生活安逸,身体变得肥胖,大腿上的肌肉重新生长。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人长期处于安逸环境中,失去了奋斗精神和进取心,逐渐丧失了原有的能力或斗志。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髀肉复生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原意 | 刘备在荆州时因生活安逸,大腿肌肉恢复,象征安逸生活的表现 |
现代含义 | 比喻人长期安逸,失去进取心,能力退化 |
二、出处背景
“髀肉复生”最早出现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讲述的是刘备在投靠刘表之后,长时间没有战事,生活安逸,身体逐渐发胖,连大腿上的肌肉都重新长出来。他因此感叹:“吾常身不离鞍,髀肉复生,而今不复骑矣。”意思是自己很久没有骑马作战,大腿上的肌肉又重新长出来了,暗示自己已经远离了战场,失去了往日的锐气。
三、引申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髀肉复生”逐渐从字面意思演变为一种警示性的说法,常用于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要时刻保持奋斗精神和危机意识。它强调了人在顺境中容易懈怠,一旦失去拼搏的动力,就会逐渐失去原有的能力和价值。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教育领域 | 警示学生不要沉迷享乐,应努力学习 |
工作环境 | 提醒员工保持上进心,避免安于现状 |
个人成长 | 自我警醒,避免懒惰和退步 |
五、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髀肉复生”的关系 |
居安思危 | 在安定环境中想到可能的危险 | 相似,强调警惕性 |
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相似,强调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
安于现状 | 满足于当前状态 | 更直接地表达“髀肉复生”的含义 |
六、总结
“髀肉复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进取的态度,避免因安逸而失去斗志。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