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612和141体系指的什么】“浙江1612和141体系”是浙江省在数字化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套系统性治理架构,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这两个体系分别代表了浙江省在不同领域的数字化改革路径与目标。
一、
“1612”体系指的是浙江省“1个大脑+6大系统+12个场景”的数字化改革总体框架,主要聚焦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通过数据整合与平台建设,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
“141”体系则是“1个基层治理四平台+4个应用+1个网格”的基层治理体系,强调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两者共同构成了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两大核心支撑体系,推动了从“管理”向“治理”、从“单一部门”向“多部门协同”的转变。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1612体系 | 141体系 |
全称 | 1个大脑 + 6大系统 + 12个场景 | 1个基层治理四平台 + 4个应用 + 1个网格 |
核心目标 | 推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管理 |
主要内容 | - 数据中枢(1个大脑) - 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经济运行等6大系统 - 教育、医疗、交通等12个应用场景 | - 基层治理四平台(党建、综治、城管、市场监管) - 四类应用场景(如平安、环保、民生等) - 网格化管理机制 |
应用领域 | 政府内部协同、对外服务、跨部门联动 | 社区、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 |
目标效果 | 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 | 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
特点 | 强调数据驱动、平台集成、业务协同 | 强调资源整合、网格管理、精准服务 |
三、结语
“浙江1612和141体系”是浙江省在数字化改革中的重要实践成果,体现了“数字赋能治理”的理念。它们不仅提升了政府的运行效率,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