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人是怎样计算日期的】玛雅文明是古代美洲最发达的文明之一,他们在天文学、数学和历法方面有着非常高的成就。玛雅人不仅能够精确地预测天体运行,还发展出了复杂的历法系统,用于记录时间、宗教仪式和农业活动。他们的历法体系主要由两个相互关联的历法组成:260天的卓尔金历(Tzolk'in) 和 365天的哈布历(Haab'),再加上一个更长的长纪历(Long Count)。这些历法共同构成了玛雅人独特的计时方式。
一、玛雅历法的主要组成部分
历法名称 | 天数 | 特点 | 用途 |
卓尔金历(Tzolk'in) | 260天 | 由13个数字与20个符号组合而成,形成260种不同组合 | 用于宗教仪式、占卜和祭祀 |
哈布历(Haab') | 365天 | 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加上最后5天作为“无名日” | 用于日常活动、农业和行政管理 |
长纪历(Long Count) | 无限 | 以“基普”(K’in)为单位,记录从创世以来的天数 | 用于记录历史事件和未来预测 |
二、卓尔金历(Tzolk'in)
卓尔金历是一个260天的周期,由13个数字(1-13)和20个神祇或符号(如“青蛙”、“太阳”等)组合而成。每天都有一个独特的数字和符号组合,因此总共可以有260种不同的组合。这个历法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占卜,被认为是玛雅人与神灵沟通的重要工具。
三、哈布历(Haab')
哈布历是基于太阳年的365天历法,分为18个“乌纳尔”(Uinal),每个乌纳尔为20天,再加上一个“小月”(Wayeb')共5天,这5天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被认为是一年中“没有名字”的日子。哈布历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帮助玛雅人安排播种、收获和节庆。
四、长纪历(Long Count)
长纪历是一种用于记录长期时间的历法,它以“基普”(K’in,即一天)为基本单位,通过一系列的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例如:
- 1 K’in = 1天
- 1 Winal = 20天
- 1 Tun = 18 Winals = 360天
- 1 K’atun = 20 Tuns = 7,200天
- 1 Bak’tun = 20 K’atuns = 144,000天
玛雅人用长纪历来记录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国王登基、战争胜利或宇宙循环的变化。他们相信世界会经历多个“太阳纪”,而当前的世界是第五个太阳纪。
五、玛雅历法的结合使用
玛雅人通常将卓尔金历和哈布历结合起来使用,形成一个52年的“历法轮”(Calendar Round)。因为260和365的最小公倍数是18,980天,也就是大约52年,所以每过52年,这两个历法就会重新回到相同的日期组合。
六、玛雅历法的特点与影响
1. 高度精准:玛雅人的历法比欧洲同期的历法更为准确,尤其是对太阳年的计算。
2. 宗教与世俗结合:玛雅历法不仅是时间记录工具,更是宗教信仰的核心部分。
3. 文化象征:许多玛雅遗址中的石碑和壁画都刻有历法信息,反映了他们对时间和宇宙的理解。
总结
玛雅人通过卓尔金历、哈布历和长纪历构建了一个复杂而精确的历法系统,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还用于宗教仪式、天文观测和历史记录。这种历法体系体现了玛雅文明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至今仍被学者研究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