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无策的意思是】2. 原文“束手无策的意思是”
束手无策的意思是
“束手无策”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困难或复杂情况时,感到无能为力、无法采取有效行动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在困境中“双手被束缚”,无法施展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情发展。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束手无策 | shù shǒu wú cè | 手被捆绑,无法采取任何措施;比喻遇到问题时毫无办法,无法解决。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秦伯围郑,郑人请盟,晋人不许。郑人又请,晋人曰:‘吾闻之,天命无常,惟德是辅。’于是郑人乃出,献玉帛于晋,晋人不纳。郑人又请,晋人曰:‘吾闻之,天命无常,惟德是辅。’郑人乃不敢复请,遂束手无策。”
- 现代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形容面对难题时的无奈状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无计可施、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
反义词 | 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工作场合:当团队遇到技术难题,负责人感到难以找到解决方案时,可以说:“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束手无策了。”
- 生活场景:家人突发疾病,但自己没有相关医疗知识,可能会说:“我真是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五、成语故事(简略)
春秋时期,晋国与秦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多次求和未果。最后,郑国决定献上珍贵的宝物,希望换取和平。然而,晋国仍然拒绝。郑国君臣感到无可奈何,最终选择放弃抵抗,表示“束手无策”。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面对强敌或难题时的无力感。
总结
“束手无策”是一个表达无奈与无力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复杂或棘手问题时的无助状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也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