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史是什么官】在古代中国,官职体系复杂多样,不同朝代的官职设置也有所差异。其中,“典史”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官职,常出现在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体系中。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典史是什么官”,以下将从定义、职责、品级、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对比说明。
一、典史的定义
典史是明清时期地方官署中的一个低级文职官员,通常设于州县衙门之中。其名称来源于“典掌文书之史”,主要负责文书、档案、簿籍等事务。虽然品级不高,但在地方行政中承担着重要的辅助职能。
二、典史的主要职责
职责内容 | 具体描述 |
文书管理 | 负责起草、整理和保管各类公文、案卷、户籍等文书资料。 |
档案整理 | 管理地方档案,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
协助政务 | 在知州、知县领导下,协助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
记录事务 | 负责记录地方事件、百姓诉讼、赋税征收等信息。 |
三、典史的品级与待遇
朝代 | 品级 | 俸禄(大致) | 备注 |
明朝 | 从九品 | 约10两银子/年 | 属于最低一级文官 |
清朝 | 从九品 | 约10两银子/年 | 与明朝类似,但有部分调整 |
典史属于九品官中的最末一级,虽无实权,但因掌握文书资料,往往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典史的历史背景
典史制度起源于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逐渐规范化。明代设立州县典史,清代沿袭并进一步细化其职责。由于典史多由科举出身者担任,因此在地方上也有一定文化素养,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五、典史与其它官职的区别
官职 | 职责范围 | 权力大小 | 所属层级 |
知州/知县 | 主管全州/县政务 | 高 | 地方主官 |
同知/通判 | 辅助知州/知县 | 中 | 地方副官 |
典史 | 文书、档案管理 | 低 | 地方辅官 |
由此可见,典史虽地位不高,但其工作内容对地方行政运转至关重要。
总结
“典史是什么官”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概括为:典史是明清时期地方官署中负责文书、档案、簿籍等事务的低级文职官员,品级为从九品,虽无实权,但在地方行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职责虽琐碎,却是维持地方治理秩序的重要一环。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典史 |
朝代 | 明清 |
品级 | 从九品 |
职责 | 文书管理、档案整理、协助政务 |
地位 | 地方辅官,地位较低 |
作用 | 维持地方行政秩序的重要角色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古代官职,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