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鸣翠柳全诗】“两只黄鹂鸣翠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以下是对该诗的总结与内容分析。
一、诗歌原文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诗歌背景与主题
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成都,在朋友帮助下于浣花溪畔建草堂,生活相对安定。此诗正是他在成都草堂期间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生机与宁静,传达出一种闲适、悠然的心境。
三、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甫(唐代) |
诗名 |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反映其对自然与和平生活的热爱 |
主题 | 春日美景、自然和谐、生活安宁 |
意象 |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山、船只 |
表达情感 | 悠然自得、心境平和、对自然的赞美 |
四、诗句解析
1. “两个黄鹂鸣翠柳”
描绘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欢快地鸣叫,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2.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排成一行飞向蓝天,画面开阔,富有动感,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3.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从窗户望去,可以看到远处西岭上的积雪,象征着时间的久远与自然的永恒。
4.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前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暗示交通便利、四海通达,也反映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五、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意境深远。
- 画面感强: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 动静结合:有鸟鸣、有飞鹭、有静止的雪山与船只,形成动静相宜的画面。
六、结语
“两只黄鹂鸣翠柳”不仅是杜甫笔下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描绘自然美景的典范。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人们心中春日最美的写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