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介绍】《忆秦娥》是词牌名之一,源于唐代的乐曲名称,最早见于《全唐诗》中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该词牌在宋代被广泛使用,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写景物的重要形式。《忆秦娥》因其音律婉转、意境深远,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怀古思乡等情感。
以下是对《忆秦娥》词牌的基本介绍和特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忆秦娥 |
起源 | 唐代乐曲,李白首创词作 |
韵律 | 仄韵,双调,四十六字 |
结构 | 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
情感主题 | 离愁别绪、怀古思乡、人生感慨 |
代表作家 | 李白、毛泽东、辛弃疾等 |
特点 | 音律悠扬,意境深远,语言凝练 |
代表作品简介: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这是《忆秦娥》最早的词作,描绘了月夜送别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空灵,被誉为“千古绝唱”。
-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以革命豪情为主题,写红军长征途中翻越娄山关时的壮阔场景,气势恢宏,富有历史感。
- 辛弃疾《忆秦娥·梅谢了》
通过梅花凋谢的景象,寄托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含蓄,情感细腻。
总的来说,《忆秦娥》作为传统词牌,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不同时代文人的思想与情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