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组相关的成语】在汉语中,“纶”字虽然不常见,但在一些成语中却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这些成语多与古代的官职、文职或象征性的表达有关,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下是一些与“纶”字相关的成语及其含义总结。
一、
“纶”字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如“丝线”、“钓鱼的钓线”等,但更多时候它被用作“纶言”,即帝王的诏书或命令,也常用于文职官员的称谓。因此,与“纶”相关的成语多涉及朝廷、文职、隐逸生活等内容。
本文将整理与“纶”字相关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文化背景和使用场景。
二、表格展示
|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出处来源 |
| 纶音 | 指皇帝的诏令或圣旨,也泛指权威的命令。 | 《后汉书·皇后纪》:“天子之言曰纶音。” |
| 纶巾 | 古代文人所戴的一种头巾,象征风度和文雅。 | 《三国志·诸葛亮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 垂纶 | 指钓鱼,也比喻隐居或退隐的生活方式。 | 《庄子·列御寇》:“夫尊贤重士,明于进退,而能以礼自持者,其惟君子乎?故曰:‘垂纶而钓,得鱼而食。’” |
| 纶言 | 同“纶音”,指帝王的诏书或话语。 | 《尚书·大禹谟》:“帝曰:‘予小子,嗣位,不敢荒宁。’于是命伯益作《大禹谟》,以训于王,曰:‘……’” |
| 纶綍 | 指帝王的诏书或敕令,亦作“纶诰”。 | 《宋史·太宗纪》:“诏翰林学士李昉为知制诰,赐绯,加金紫,赐钱五十万,绢五百匹,诏曰:‘……’” |
| 纶绶 | 古代官员的绶带,象征身份地位。 | 《晋书·王导传》:“导性宽厚,有容人之量,时人皆称之。尝谓诸子曰:‘吾虽不才,然能保身全节,不失清名,足矣。’遂解绶归田,终身不仕。” |
三、结语
“纶”字虽不常见于日常用语,但在成语中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纶音”到“垂纶”,每一个成语都反映了古人对权力、身份、生活态度的理解。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修养,也能更深入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与“纶”相关的成语,并在实际运用中灵活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