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优选问答 >

目不忍视解释及出处

2025-10-31 08:32:00

问题描述:

目不忍视解释及出处,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08:32:00

目不忍视解释及出处】“目不忍视”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看到某些令人极度痛苦、悲伤或震惊的场面时,眼睛无法承受,不愿再看下去。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战争、灾难、悲剧等场景中令人揪心的情景。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目不忍视
拼音 mù bù rěn shì
含义 看到令人极度痛苦或悲伤的场面,眼睛无法承受,不愿再看。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写惨烈、悲痛的场景。
近义词 心如刀割、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反义词 超然物外、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二、出处与来源

“目不忍视”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它源于人们对视觉冲击力极强的事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常见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

虽然没有确切的古籍出处,但类似表达在古文中可见:

- 《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曰:‘是吾之过也。’遂归晋侯。晋侯……目不忍视。”

- 此处虽非“目不忍视”,但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即因痛苦而不敢直视。

三、使用示例

1. 战争现场的惨状让人目不忍视。

2. 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他目不忍视,只能低头叹息。

3. 电影中描绘的饥荒画面,让观众目不忍视,纷纷落泪。

四、总结

“目不忍视”是一个情感色彩浓厚的成语,强调的是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与心理上的痛苦感受。它不仅用于描述现实中的惨剧,也常用于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中,以增强感染力。尽管没有明确的古代出处,但它已成为现代汉语中表达“视觉痛苦”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了解其含义、用法和相关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使其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加生动、贴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