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优选问答 >

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及翻译

2025-09-28 19:48:14

问题描述:

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及翻译,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9:48:14

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及翻译】范元琰是南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以仁慈、正直著称。他的事迹在《南史》中有所记载,体现了古代士人“仁者爱人”的精神风貌。以下是对该篇文言文的整理与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文言文原文:

> 范元琰,字叔明,吴郡钱塘人也。少有孝行,家贫,常以樵采为业。尝于山中遇虎,虎不伤之,但蹲踞而视。元琰曰:“吾无害意,汝何为至此?”虎遂去。后为太守,政尚宽和,民多怀之。尝有盗牛者,吏捕之,元琰曰:“此必饥寒所迫。”遂释之。人问其故,答曰:“若加刑,则彼将怨我;若恕之,则彼感我。”由是百姓信服。

二、白话翻译:

范元琰,字叔明,是吴郡钱塘人。他年少时就很有孝心,家里贫穷,常常靠砍柴维持生计。有一次他在山中遇到一只老虎,老虎并没有伤害他,只是蹲在地上看着他。范元琰说:“我没有恶意,你为什么来到这里?”老虎于是离开了。后来他担任太守,施政崇尚宽厚温和,百姓都很敬重他。有一次有人偷了牛,官吏将他抓起来,范元琰说:“这一定是由于饥饿寒冷所逼迫。”于是释放了他。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如果施以刑罚,那人会怨恨我;如果宽恕他,他会感激我。”因此百姓都对他非常信服。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人物 范元琰,字叔明,吴郡钱塘人
性格特点 善良、仁慈、宽厚、有孝心
事迹一 山中遇虎,虎不伤他,因他无害意
事迹二 任太守期间施政宽和,百姓信服
事迹三 宽恕偷牛之人,认为其因饥寒所迫
思想核心 以德报怨,体恤民情,施行仁政
历史评价 受百姓爱戴,体现古代士人“仁者爱人”的精神

四、结语:

范元琰的故事虽然简短,却深刻展现了古代士人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宽厚之心治理百姓的精神。他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当今社会,这种“以善待人”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